隨著社會公眾對中國貴金屬紀念幣認知度的不斷提升,金銀幣收藏市場也越來越火熱,意識到金銀幣收藏價值匪淺的人越來越多,將金銀幣作為一種收藏、投資品的人群也日益壯大。而對于大多數(shù)金銀幣集藏愛好者而言,雖然金銀幣收藏價值匪淺,但是在面對數(shù)量龐大、品種繁多的金銀幣的情況下,往往不知從何入手。那么,如何選擇有投資、收藏價值的金銀幣呢?下面馬甸收藏網(wǎng)的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幾個要點,僅供參考。
一、系列的龍頭幣種。
龍頭幣的概念比較好理解,就是指一個系列中第一個發(fā)行或市場表現(xiàn)最好的幣種。比如生肖系列金銀幣的第一個項目——1981年發(fā)行的辛酉(雞)年金銀幣、生肖金銀幣中市場表現(xiàn)最好的項目——1984年發(fā)行的甲子(鼠)年金銀幣、中國石窟藝術系列金銀幣的第一個項目——2001年發(fā)行的敦煌金銀幣、賀歲系列貴金屬幣中的首枚——2015年發(fā)行的賀歲銀幣等等。
這些幣種大多有發(fā)行時間早、市場沉淀好、發(fā)行量相對較少、集藏群體廣、在系列中具有較強代表性等方面的特征。再加上,收藏市場上存在普遍認同的首尾效應和“第一”的概念。另外,作為系列的龍頭,這類幣種未來也極有可能受到新老集藏愛好者的持續(xù)關注和追捧,其升值的預期和確定性相對較高。因此,集藏系列的龍頭幣會是一個不錯選擇。
二、工藝上有特色的幣種。
工藝是影響貴金屬紀念幣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一些特殊工藝的使用,不僅能大大增強金銀幣的觀賞性,還能提高金銀幣的收藏、投資價值。
比如,2004年發(fā)行的人民代表大會成立50周年金銀幣、2014年發(fā)行的中國佛教圣地(峨眉山)5盎司金幣等,都采用了幻彩工藝。
2016年發(fā)行的吉祥文化“五福拱壽”30克銀幣,采用了仿琺瑯彩的工藝;2001年發(fā)行的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1盎司銀幣、2013年發(fā)行的中國青銅器(第2組)5盎司銀幣等,采用了硫化工藝等。
當然,還有諸如采用了微縮雕刻、彩色移印、雙金屬等工藝的幣種,都值得集藏愛好者予以關注,大家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喜好來進行挑選,或者作為一個專題來收藏。
三、題材和設計都得到認可,但價格還沒有大漲過的幣種。
比如2015吉祥文化金銀幣,它是典型的傳統(tǒng)文化題材,圖案設計也令人眼前一亮,尤其是首次采用了心形的形制、鑲嵌的工藝,但其上市后價格一直沒有大幅上漲過,給人叫好不叫座的感覺。
再比如,中國佛教圣地系列金銀幣,除了其中的個別幣種有較大的漲幅外,其他大部分品種種的價格還處于一個相對的低位。這一類金銀幣,筆者認為其價值有待被更多的人去發(fā)現(xiàn),終將會得到一個更為合理的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