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市場上第四套人民幣交易火熱,退市前1980年5元人民幣得到了上海、北京及全國各地的收藏愛好者追捧,也深受收藏者的喜愛,有心者曾在郵幣市場的“掃貨”激起了1980年5元人民幣更多的激情。這張1980年5元人民幣價格在目前的第四套人民幣中還算不錯,而這張1980年5元人民幣價格在未來還有上漲空間。在收藏這張1980年5元人民幣的時候,有哪些注意要點呢?跟著馬甸收藏網(wǎng)的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收藏任何品種人民幣之前,我們應該對人民幣有所了解。雖然每天在使用,但未必就了解和認識。從收藏投資角度而言,對于人民幣我們應該注意以下這幾方面,以此來確定是否具有收藏價值。
一、發(fā)行版本
人民幣每一套發(fā)行使用會持續(xù)很多年,那么其中有的面額會有不同年代版本。通常版本愈多價值就會打折扣。比如第五套既有99版,也有05版,相比較而言99版價值大過05版。
第四套5元面額只有1980年5元人民幣一種版本,之后再未有過發(fā)行。這樣來說有一個特征就是數(shù)量不多,使用率高,說明之后的市場消耗也非常大,這種情況一直持續(xù)到第五套幣發(fā)行。在這么多年中,又沒有再發(fā)行新版的5元,意味著市場沉淀很少,并且經(jīng)過幾十年的收藏起伏,1980年5元人民幣其實已經(jīng)非常緊缺了。
二、發(fā)行題材
人民幣都有自己的設計特點,很多品種的價值也來源于其設計藝術價值,1980年5元人民幣也不例外——1988年9月22日發(fā)行,古錢滿版水印,正面是藏族和回族人物像?;刈迦丝?60萬,主要分布在寧夏、甘肅、河南、新疆、青海、云南、河北、遼寧、北京、內(nèi)蒙古、天津、陜西;藏族人口459萬,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肅、云南。
正面左側(cè)是“仙鶴勁松”,仙鶴在古代是“一鳥在上,萬鳥之上”,僅次于鳳凰的“一品鳥”,明清一品官史的官府編織的圖案就是“仙鶴”。鶴又喻為賢能之意,古代招賢詔書稱為“鶴板”。勁松挺拔,不畏嚴寒,是堅貞不屈之象征,松鶴組合又寓意健康長壽;背面則是三峽的霸氣顯露。
三、市場沉淀
網(wǎng)絡信息時代一切很透明化,近幾年上網(wǎng)成交捆數(shù)(扣除重復上網(wǎng))不足1000捆。一個結(jié)論:收藏者中堅力量都不同程度的持有其他品種,如2元券,而持有2元的人員不一定持有1980年5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