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玉墜的小竅門全在這里了!不看你一定會后悔!
在電視劇中,我們常常能看到玉墜的身影,還以為玉墜只是古代人的專屬裝飾品。殊不知,如今玉石市場上玉墜的商品琳瑯滿目,數(shù)不勝數(shù),這是因為玉墜也受現(xiàn)代人十分喜愛的緣故。那么你知道如何挑選玉墜嗎?挑選玉墜有哪些小竅門呢?接下來,就跟著馬甸收藏網(wǎng)的小編一起來了解挑選玉墜的小竅門吧。
近段時間由于清朝宮廷劇的熱播,劇中男女主角的精致飾物讓觀眾過足了眼癮。其中象征愛情信物的玉手鐲、玉墜吸引著眾多年輕人的關(guān)注,同時也帶動了玉器市場的一陣小熱潮。面對如此眼花繚亂的玉首飾品種,消費者在選購時常常會有“玉佩”“玉墜”傻傻分不清楚的尷尬。
玉佩
要盡可能輕薄扁平
古代有錢人上到帽檐前飾,中至玉腰牌、玉佩,下至玉鞋扣,幾乎全身上下都是玉。佩玉已逐漸成為時尚,許多人都非常喜愛。章先生介紹說,玉佩一定要是扁平狀的形象,它往往是掛在脖子或腰間的一種玉制配飾品。我們隨身攜帶的玉佩,尤其是胸前佩戴的,一般要求分量盡可能的輕,體積盡可能的小,形狀盡可能的薄,才能貼身佩戴。
在現(xiàn)場看到一塊上等和田玉雕的雙龍戲水玉佩。玉佩上兩只蛟龍用料完整輕薄,形體雕刻飽滿,種質(zhì)也較為細膩。兩只龍線條刻畫明朗,龍角雕工剛勁,其中胡須雕琢得尤為細致,仿佛隨風輕擺。章先生說,從戰(zhàn)國到漢代大量的組佩被人掛在身上。到了清代,貴族佩戴玉佩已經(jīng)非常流行。古時常有男方將貼身佩戴的玉佩作為定情信物送給女方,以此表達陪伴之意,以解相思之情。
玉墜
要較立體用作把玩
大概直至宋代,才出現(xiàn)用于把玩的玉墜子。什么是玉墜呢?就是一塊玉疙瘩,穿個孔,可攥在手中,俗稱“疙瘩件”。但“玉疙瘩”又是怎么流行開來的?專家說,宋代開始大興收藏之風,收藏熱很多時候體現(xiàn)在擁有者之間的互相炫耀。通常在有社交活動之時,會拿出自己的收藏品給人家看,瓷器青銅器都不易隨身攜帶,而玉墜就恰恰迎合了這種需要。一方面是一種炫耀,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另一方面是一種交流,獲得知識上的提高。專家拿出幾塊“玉疙瘩”欣賞比較,一塊玉兔立刻吸引了筆者的目光。他說,玉墜一定是比較立體的形象,主要作為手里的把玩件,而不是懸掛件。他收藏的這只玉兔采用圓雕,四肢彎曲呈蹲伏狀,口部琢一圓孔直通到尾部,孔兩面鉆成,玉質(zhì)光潤,這類“疙瘩件”大小正好可握手中。一般情況下,玉墜都是用籽料來雕刻,它隨形。不管是雕動物,還是雕植物,看上去就是個“玉疙瘩”。用來炫耀、顯擺,這是玉器的一個世俗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