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幣收藏市場中,有唯一性的藏品往往會更受藏家喜歡,其收藏價值和未來升值空間也不低。蘇三元紙幣是中國人民幣史上唯一的三元面額紙幣,只在1955年3月1日發(fā)行的第二套人民幣中出現(xiàn)過,于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兌和流通,并進行回收,目前存世量極少。
蘇三元紙幣整體為淡綠色,長16厘米,寬7厘米,比現(xiàn)在流通的1元紙幣稍微大一些,錢的正面正中是井岡山龍源口石橋圖景,正上方為“中國人民銀行”六個字,兩端各有繁體“叁圓”字樣,下面印著“一九五三年”。字樣和幣的底紋都是黃色,背面的圖案是國徽與花紋,紙幣背面的中間有漢、維、蒙、藏四種文字寫的“中國人民銀行叁元”的字樣。
作為中國人民幣歷史上唯一一枚三元面額紙幣,具唯一性,這就決定了其價格不會很低。據(jù)悉,第二套人民幣全套的價格在30萬元左右,其中三元人民幣的報價就是2-3萬元,一些品相較好的就是4萬元以上,蘇三元最高時曾達到58000元。
蘇三元有著不小的收藏意義。因印刷技術(shù)落后,二版幣中的大面額鈔票要委托蘇方代為印刷,其余小面額紙幣的鈔票紙,也大多要靠蘇方提供。我國二版幣是模仿盧布的1、2、3、5、10元的面額劃分,但后來中蘇關(guān)系惡化,此幣又由蘇聯(lián)代印,因此為了防止蘇方利用手中的印版印制“真版?zhèn)吴n”,擾亂我國金融秩序,中國人民銀行于1964年4月14日起在一個月內(nèi)限期收回。
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兌和流通使用,第二套人民幣由蘇聯(lián)借錢,因此中蘇關(guān)系惡化時,銷毀的較全,因此其存世量極少。
在這段歷史的影響下,從而造成如今蘇三元紙幣在人民幣收藏市場擁有著很高的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