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硬幣鑒別 鑒別真假銀幣

人氣:1593 發(fā)布時間:2020-03-13 14:07:22 來源:用戶投稿

時下,收藏各種錢幣古玩已成風潮,就清朝及民國銀幣而言,上到幾十萬元一枚的珍品,下到價值幾元的銀毫,仿造的假幣無所不有,所用材料也各不相同,讓人防不勝防。下面列舉真銀幣及幾種假銀幣的不同之處,略供參考。

真銀幣為白里透亮,質軟,有延展性,撞擊時聲音清脆悅耳,版面平滑,邊道勻稱,圖文自然大方,且有流通磨損的痕跡。存放于家中的銀幣有堅硬細密的古黑色,埋入地下的會生些不規(guī)則的堅硬綠銹。偽造的黑色及綠銹用沸水煮泡即會褪盡,很容易分辨。

民國硬幣鑒別    鑒別真假銀幣

現將幾種常見的假銀幣的主要特征介紹如下:

1、銅板銀幣:它的形態(tài)、大小、圖案完全與真銀幣相似,但它是以銅為主體,圖案粗糙,敲擊出來的聲音尖亮,有哨聲,在石頭上磨一下就會露出銅來。

2、鉛板銀幣:以鉛充銀,也有在銀幣色彩皮內以鉛充銀,其花紋與正常銀幣無異,但敲擊時它的聲音較厚、沉悶,陰沉而帶“嗒”音,以火烤之,鉛即流出。

3、夾板銀幣:其一是內底為用原真品或圖錄做模型,用灌模法,以鑄鐵之法鑄之,再鍍上一層薄薄的銀層就算了事,此類表面仿佛有沙眼,砂粒,盡管用真銀鍍之,然而還是完全掩蓋不住其瘕絲,看上去好像被涂上了一層膠水,緊巴巴的罩在其上;其二在外層包裹兩層銀皮,銀層較厚,一般不易磨出痕跡。這是假銀幣最為常見的一種,內夾銅、鐵、鉛等多種成分,其敲擊時的聲音尖短、沉悶,且無轉音,不像真品那樣傳音優(yōu)美悠長。

4、啞板銀幣:這是一種含紋銀的真銀幣,只是在儲存、使用過程中受到損傷,例如被火燒過或曾埋于地下或被石灰等鏹過,以及與化學方面的腐蝕液接觸過等原因,因之聲音發(fā)啞,不像一般銀幣那樣聲音柔和、清脆而有轉音。人們誤認為這類銀幣不可靠。

5、私版銀幣:是私人鑄造的銀幣,袁大頭幣、孫中山開國紀念幣、北洋造龍洋幣均有之。這種偽幣主要是從臺灣的錢幣市場上販運來的,民國時期由海南島鑄造,因此又稱為瓊版銀幣。其特點是敲擊時的聲音尖高,且?guī)诺馁|量低劣,銀的成色不足80%。

6、洗版銀幣:亦稱洗澡版銀幣,是將正常銀幣用硝酸蝕去一層銀,以此竊取一部分銀質。其特點是圖案模糊或有浮白色,敲擊時發(fā)音微慢。

7、其它:由于當時社會經濟情況,收入微薄,勞力不值錢,有些就把銀幣的齒邊用銼平再銼出齒邊,通過改小銀幣等手段來獲取銀子。這類銀幣,只是重量略為減輕,一般人不易察覺。一般只要對照一枚足重的真銀幣即可鑒別。


本站部分內容收集于互聯網,如有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頻道精選
  • 最新
  • 最熱
  • 精品
熱門專題

Copyright © 2006-2025 馬甸收藏網版權所有,并保留所有權利。

北京地區(qū)最專業(yè)的人民幣收藏知識網站 手機:18610305151 微信:18610305151

粵ICP備13077976號-4

友情鏈接交換請加:1061611902 ,加q備注加友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