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袁大頭”在貨幣收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民國三年、九年、十年的“袁大頭”,因當時存世量多,且大多在市場上流通過,所以在收藏市場上價值長期處于平穩(wěn)狀態(tài)。
“袁大頭”的收藏價值不低,尤其是特別版本,在近幾年的拍賣場價格更是突飛猛進。在2004年前的十多年里,一枚價格僅為六七萬元;2006年開始價格飆升,2009年漲到126萬左右, 2010年初高達145萬,當時,大家都已經(jīng)覺得是天價了,漲到了極限,但這遠遠不夠!
令人驚訝的是,2015年 “袁大頭”竟一飛沖天,漲到近280萬一枚,這枚是最珍貴和最罕見的民國三年簽字版壹圓(袁世凱像右側(cè)刻有意大利雕刻專家魯爾治·喬治的拉丁簽名“L·GioRGi”),是近代銀幣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據(jù)了解,“袁大頭”在收藏市場上價值居高不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歷史價值,它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至高的歷史價值也決定了其收藏價值一路走高,成為了影響最大的銀元品類。
它是中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也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光緒年間,由于各省鑄造銀元,卻和當初鑄造紋銀一樣,不僅重量和成色不能統(tǒng)一,數(shù)量上也難以控制。辛亥革命爆發(fā),各省因急于用款,不僅加工趕鑄銀元,還濫鑄銅圓,濫發(fā)鈔票和軍用票,幣制更加混亂。
民國建立后,中央財政幾乎有出無入,財政危機十分嚴重。從短期來說,發(fā)行紙幣亦不失為斂財妙法,只是紙幣是銀元的代表者,是兌換券,若沒有銀元的充分準備和廣泛流通,紙幣信用亦難確立。此時此刻,幣制改革已是刻不容緩———“袁大頭”銀元正是基于此而誕生的,也是銀元發(fā)展的必然結(jié)果。經(jīng)過多年鑄造,加上其信譽很高,“袁大頭”數(shù)量增多,流通漸廣,雖僻處邊陬,也有其蹤跡?!霸箢^”銀元的通行促進了銀元的統(tǒng)一,也為“廢兩改元”準備了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