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通寶是明穆宗朱載垕在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開始鑄造的制錢。銅錢只有小平錢一種,面文的書體和鑄造工藝較好,銅質細膩精良,超過了大多數清朝初期的制錢。隆慶通寶的鑄造量并不算大,在現(xiàn)在是具有一定收藏價值的。但是我們收藏隆慶通寶的時候要注意鑒別它的真?zhèn)?。下面我們來學習一下如何辨別隆慶通寶的真?zhèn)巍?/p>
隆慶通寶怎么看真假
古錢的正面稱為面,一般鑄有文字,叫做面文或者錢文。面有豎線稱豎文,橫線稱橫文。錢的背面簡稱背,背有文字稱背文,如果既沒有文字又沒有紋飾的,就叫光背,一般錢背稱幕。
錢的方孔或者圓孔叫做穿,也可叫做好、函。穿孔大的叫做廣穿,小的稱為狹穿,又有花穿。穿外的錢體叫做肉。肉的外緣叫做邊,或者叫做廓;內緣形成邊框的叫做內廓,或稱做好廓、函廓;內廓細的叫細廓,非常細的就叫做瘦廓。
漢代以前圓錢背無內外廓,我們稱它平背,從漢武帝鑄五銖錢開始,錢幣就有了內外廓。外廓雙重叫做重輪或重廓;內廓雙重就叫做重孔或重穿。內廓比外廓低些,我們就成為陰廓。
隆慶通寶怎么看真假圖解
慶字一捺定真?zhèn)?/p>
比如看這兩個真品,慶字收筆那一捺
看上去沒有神,長度不夠,可這偏就是真隆慶的特征
有一些造假的,捺都飛起來了,比如這個
其它面文還有一些細節(jié)因為銹蓋著也沒上手不好評論,但是這一捺還是很明顯的,和真品不符。如果沒收住,多半假的(當然收住不一定真)
末筆捺沒有收住
另外最明顯的是那個背,
隆慶穿口應該精致高聳,很多偏纖細
真品是這樣的
買隆慶,一定要擦亮眼睛,我們能看到的問題,制造假幣的人也能發(fā)現(xiàn),
造假者和收藏者永遠是在斗智的糾纏中此起彼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