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頭五元銀幣均為試鑄幣、并未正式流通發(fā)行,大家很少見到也很正常,萬一遇見了,大家可要認真鑒別,如果是真的五元袁大頭樣幣,那么這枚銀元的收藏價值可不小。試鑄幣就是未通過政府許可沒有進入市場使用的,流通幣是通過許可而進入市場使用的。所以試鑄幣存世稀少,時至今日已經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以及紀念價值。
公元1914年(即民國三年),北洋政府統(tǒng)治中國,國內一片混亂,流通的貨幣也雜亂不一。為籌措軍費、改革幣制,袁世凱政府委托意大利的鑄幣公司開始印制面值為五元的銀元,并著手推行國幣條例和推行細則。這就是袁大頭五元銀元的雛形。不過,由于初稿袁世凱覺得面目無神、難以服眾沒有批準,此版模子便由此作廢。也就是說,實際上袁大頭五元并沒有真正地在市場上流通過,當時只是作為樣板幣,鑄造的數量也是非常少的。因為政府沒有正式宣告其流通,因此市面上是很難看到的。如果有機會能見到真的袁大頭五元銀元的話,一定不能錯過,特別版本的袁大頭五元銀元價格已經漲到了百萬元以上。
銀幣正面中央鐫袁世凱戎裝側面五分像,上端鐫“中華民國三年”繁體漢字,代表鑄造年份;銀幣背面中央鐫“五元”繁體漢字,代表幣值,被由兩株交叉的稻穗組成的嘉禾紋所圍繞,稻穗下端束帶,代表“家和萬事興”,銀幣直齒邊,保存完好,品相精美,只有些許氧化發(fā)黑;銀幣版面設計優(yōu)雅,圖案清晰自然,有著極深的歷史淵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