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袁大頭,許多人都耳熟能詳,不少人家里也有收藏一兩枚,也有的人說袁大頭不值錢,也有的人說值錢,各執(zhí)一詞,其實隨著改革開放以后,收藏市場開始火熱,袁大頭的身價就一發(fā)不可收。袁大頭版本有很多,那么什么版本最值錢呢?
1912年4月袁世凱出任大總統(tǒng)。北洋政府鑒于當時鑄幣、紙幣十分復雜,不易于保存,容易損壞,流通的中外貨幣在百種以上,規(guī)格大小也不一,流通混亂,折算繁瑣,在流通過程中民眾積怨,同時也想借助貨幣改制以解決軍費問題,便決定鑄發(fā)國幣。
袁大頭銀元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民國時期的貨幣最有意義的錢幣之一,“袁大頭”是對袁世凱像系列硬幣的口語俗稱,也有不同叫法嚴謹點說叫“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
袁大頭版本眾多,價格有很大區(qū)別。市面上最多的三個品種是民國三年、九年和十年鑄造的,售價在500~720元/枚之間;民國八年的存世量略少,市價約1800余元/枚。民國三年袁世凱頭像貳角、壹角小銀幣的售價一般在150~200元左右,中元(伍角)價格較貴,為1300元左右一枚。
袁大頭中最珍貴的品種當屬民國三年“簽字版”試鑄幣,上有“L.GIORGT”或簡寫“L.G”字樣。這是意大利雕模師魯爾治·喬治的簽名縮寫。此款不流通,市面極少,都是贈予朋友或留作紀念。該幣目前估價約10萬~15萬元左右。如今在拍賣市場上,袁大頭簽字版估價在800萬-900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