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頭是如今收藏市場非常受歡迎的一類藏品,但是古幣收藏中有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就是污損生銹,非常影響其品相、價值。那么,真的袁大頭生綠銹嗎?其實是會的,如果保存不當,袁大頭也會生長出綠銹。
袁大頭為什么會生綠銹?
袁大頭即民國銀元的標準是90%銀+10%銅,一般情況下,是很難生銹的。但如果長年存放不當,如惡劣環(huán)境下或長年深埋于土中,就可能生出綠銅銹和黑銀銹。
銀元的主要成分是銀,但是還有銅和少量的鎳。銀元的綠銹基本見于一些生坑中,根據(jù)坑口的不同和出土地方的環(huán)境氣候不同,產(chǎn)生的綠銹也不同。干燥的坑口里出的是很薄的綠銹;水坑和潮濕的坑口里常見的是深綠銹;有一些特殊的綠銹產(chǎn)生的原因是與古錢同時罐裝產(chǎn)生的斑駁綠銹或者用銅罐罐裝埋藏產(chǎn)生的綠銹!所以說生綠銹的銀元不能一棍子打死。
但是如果生了鐵銹,那么這么銀元很可能就是假銀元了,因為袁大頭并沒有含有鐵材質(zhì),是無法生出鐵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