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人民幣1962年背綠水印1角
在第三套紙幣中,單枚價格能達到千元以上標準的惟有“一角背綠水印(正面凸版印刷,背面油墨色為綠色,水印為空心五角星)”、“一角棗紅(背面以棗紅色油墨印刷、水印為空心五角星)”、“一角背綠(正面凸版印刷,背面油墨色為綠色)”。這三種一角幣自從退出流通以來,價格升勢如虹。
而“一角背綠”、“一角背綠水印”,背面圖案中菊花為棕色,兩邊用綠色油墨印刷,非常容易和三套幣中的“二角”顏色相混,發(fā)現(xiàn)這個情況后國家開始收回。一角幣是當時最常見的幣種,而當時物質條件很差,極少有人留意收藏,因此絕大部分被人民銀行回收銷毀,造成存世量稀少,這也就是天價“一角”產生的原因。
“一角背綠”和“一角背綠水印”于1966年1月 10日開始對外發(fā)行,到1967年10月1日開始陸續(xù)收回,流通時間僅為1年零9個月,很多偏遠地區(qū)甚至都沒有見過這種紙幣。比“綠一角(含背綠和背綠水印)”還要早的“一角棗紅”也是基于類似的原因造成存量稀少,但由于流通時間從1962年4月20日貫穿到1972年11月20日,長達9年多,存世量比 “綠一角”多,因此價值沒有后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