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郵票,大家都不會陌生,但要說“人頭”是什么?我想大家都不會猜想到它是郵票的別稱吧!
工具/原料:放大鏡、熒光鏡、鑷子
步驟/方法:
龍頭:早期民間對郵票的別稱,多指中國郵票,當時(清代)郵票都以龍為圖案。
人頭:早期民間對郵票的別稱,多指外郵,當時傳入我國的外國郵票,圖案大多是帝王、元首的頭像。
國印:我國早期對郵票的稱謂。如1880年(清光緒六年)上海清心書館出版的《印花新報》第三卷所載《各國信館之印圖》一文,即稱郵票為“國印”,又稱“信印”。
信資印票:我國早期對郵票的稱謂。清代薛福成旅歐日記在光緒十六年(1890年)五月十六日這一天的日記中,稱郵票為“信資印票”。
信票:我國清代國家郵政創(chuàng)辦初期,稱郵票為“信票”。
小方塊:1942年山東戰(zhàn)時郵政總局發(fā)行的“山東戰(zhàn)時郵政方型郵票”的別稱,因該票為正方形,票幅又較小,故得此名。
郵資簽條:1840 年郵票在英國問世后,當時尚無“郵票”這一稱謂,人們便將它稱為“郵資簽條”(LABEL)。
矮腳雞:為了節(jié)約紙張、降低印刷費用并使郵票形狀多樣化,一些國家曾發(fā)行過一種票形奇小的“迷你”郵票,國外集郵者給它一個綽號叫“矮腳雞”。
可粘貼的戳記:郵戳早于郵票100多年,在郵票誕生前,郵戳已起到表明郵資已付的作用。因此,1840年“黑便士”郵票在英國誕生后,人們就叫它“ADHESIVE STAMP”(可粘貼的戳記)。在英文“STAMP”是戳記的意思,所以郵票一詞源于郵戳。
注意事項:郵集強調(diào)科學性和完整性,郵集要求在專題范圍內(nèi),郵品齊全、完整,資料豐富、分類科掌、解釋正確
參考資料:郵票的種種別稱:
馬甸收藏網(wǎng)是北京馬甸郵幣卡市場專業(yè)的郵票收藏網(wǎng)站,是馬甸錢幣市場優(yōu)秀的電子平臺,專業(yè)提供郵票行情,郵票價格,收購郵票,郵票收藏信息、第三套人民幣、第四套人民幣、第二套人民幣、連體鈔、紀念鈔的郵票互動網(wǎng)。全國上門收購錢幣、收購金銀幣、收購郵票,收購熱線:18610305151 王永勝 ,QQ:106114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