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 發(fā)行量 | 規(guī)格 | 備注 | 市場價 |
3羅馬伍元 | 第三套人民幣 | 須絕品 | 252 | |
紅冠2羅馬壹角 | 第三套人民幣 | 全品整捆 | 8 | |
貳分無號碼 | 第三套人民幣 | 全品整包 | 0 | |
2羅馬伍元 | 第三套人民幣 | 全品整捆 | 225 | |
古幣水印貳元 | 第三套人民幣 | 全品整刀 | 1170 | |
凸版水印伍角 | 第三套人民幣 | 須絕品 | 36 | |
平版伍角 | 第三套人民幣 | 全品整捆 | 22 | |
強熒光拾元 | 第三套人民幣 | 全品整捆 | 198 | |
紅冠3羅馬壹角 | 第三套人民幣 | 全品整捆 | 18 | |
紅冠2羅馬凸版壹角 | 第三套人民幣 | 全品整捆 | 13 | |
凸版貳角 | 第三套人民幣 | 須絕品 | 90 | |
深版3羅馬伍元 | 第三套人民幣 | 全品整捆 | 270 | |
2羅馬貳角 | 第三套人民幣 | 全品整包 | 9 | |
古幣水印壹元 | 第三套人民幣 | 全品整刀 | 315 | |
2羅馬拾元 | 第三套人民幣 | 全品整捆 | 108 | |
3羅馬壹元 | 第三套人民幣 | 須絕品 | 27 | |
3羅馬貳角 | 第三套人民幣 | 全品整包 | 10 | |
三版中全套24枚 | 第三套人民幣 | 全品 | 5670 | |
藍冠2羅馬壹角 | 第三套人民幣 | 全品整包 | 4 | |
五星水印貳元 | 第三套人民幣 | 須絕品 | 900 | |
深版古幣水印壹元 | 第三套人民幣 | 全品整刀 | 360 | |
三版小全套 | 第三套人民幣 | 全品整刀 | 1125 | |
紅冠3羅馬凸版壹角 | 第三套人民幣 | 全品整捆 | 90 | |
3羅馬拾元 | 第三套人民幣 | 全品整捆 | 135 | |
藍冠3羅馬壹角 | 第三套人民幣 | 須絕品 | 6 | |
背綠壹角 | 第三套人民幣 | 全品 | 2340 | |
背綠水印壹角 | 第三套人民幣 | 全品 | 24750 | |
壹分無號碼 | 第三套人民幣 | 全品整包 | 0 | |
棗紅壹角 | 第三套人民幣 | 全品 | 4500 | |
平版水印伍角 | 第三套人民幣 | 須絕品 | 360 | |
三版大全套27枚 | 第三套人民幣 | 全品 | 33750 | |
2羅馬壹元 | 第三套人民幣 | 全品整捆 | 18 | |
伍分無號碼 | 第三套人民幣 | 全品整包 | 4 |
第三套人民幣從1962年4月20日發(fā)行1960年版棗紅色1角券開始,到1974年1月5日發(fā)行最后一張1972年版5角券止,經(jīng)過12年時間,共發(fā)行7種面額、8種原版、9種票券。如果按冠號、印制工藝和鈔紙的不同至少可細分為24種。
第三套人民幣從1955年就開始組織調查,制定方案。1959年1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第一次向國務院上報關于更換新版人民幣的請示,2月14日,又將新版人民幣設計畫稿的主題思想上報中央政治局各位領導審閱,周總理作了十分詳細認真的批示,提出了很多意見。遵照周總理的批示,在中央美術學院和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專家羅工柳、王式廓、周令釗、侯一民、陳若菊、鄧澎等主持下,組成由印制系統(tǒng)專業(yè)技術人員張作棟、石大振、賈鴻勛、劉延年、沈乃(钅容)等參加的設計繪制小組。經(jīng)過美術專家和印制專業(yè)技術人員的密切合作,反復修改,設計出了新方案。1959年6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再次上報設計修改稿。這期間,除凹元券和5角券外,其他面額的票券設計方案均被批準并已陸續(xù)投人生產。10元券因正背面圖案及水印內容沒有確定,其方案經(jīng)反復修改,直至1965年6月18日才被中央批準,故年號也改成了“1965”年;5角券因1959年周總理審批設計稿時提出“角券中是否用一個輕工業(yè)的意見,也一直沒有定稿,至1972年7月24日才上報設計稿樣,7月26日國務院批準,因此,票面年份也改成了“1972”年。第三套人民幣上的漢字行名仍沿用馬文蔚的書體,但漢字面值改成了印刷宋體字。
根據(jù)國務院批準的設計圖案,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組織吳彭越、鞠文俊、林文藝、劉國棟、趙亞云、蘇席華、王雪林、高增基、賈緒豐、張永信等雕刻師們共同會戰(zhàn),充分發(fā)揮各自雕刻特長,手工雕刻與機器雕刻相結合,使第三套人民幣的藝術性和防偽性更為突出,其代表性作品是吳彭越雕刻的5元券正面的煉鋼工人和鞠文俊雕刻的1元券背面的天山放牧圖。為高質量高速度地印制第三套人民幣,及時滿足市場流通需要,印制系統(tǒng)的工程技術人員沈永斌、李根緒、劉正祥、柳溥慶、陳彭年、鮑振增等和有關單位技術人員通力合作,突破了印制設備的技術難關,同時造出了我國自己的水印鈔票紙,如空心五角星布幣混合滿版水印、國旗五角星滿版水印和天安門固定水印,均由袁榮廣和鄭新臣設計雕刻。從此,結束了我國貨幣生產依賴外國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