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清末民國錢幣異軍突起,清末民初機制銀幣歷來在集幣圈里有很深的收藏底蘊。且因存量稀少受到高端藏家青睞,成為錢幣市場一個新的熱點。袁大頭八年就是目前錢幣市場中熱門的一種,其在市場上非?;钴S,高價頻出!
(圖片來源于雅昌拍賣網(wǎng))
袁大頭八年稀少版別鑒賞:
1、普通版:此幣稱為普通版,主要是從正背面漢字來講,“中華民國八年造”7個字及“壹圓”2字,書寫符合漢字結(jié)構(gòu),沒有一字變異。嘉禾規(guī)范有序。流通較多,較普遍。
2、半連口造版(短牛尾造版):此幣“中華民國八年造”中的“造”字書寫不規(guī)范,“造”字的第3筆是一豎從第4筆的一橫向下伸出(本不應(yīng)伸出),形成了一個“牛”字,幾乎同“口”相連,故稱為“半連口造”版,由于“牛”字下伸較短,故也可以稱為“短牛尾造”版。
3、連口造版:此幣“中華民國八年造”中的“造”字書寫變異,把“造”字的第3筆的一豎,從第4筆的橫向下伸出并同“口”字連接在一起,故為“連口造”版。
4、缺口造版:此幣“中華民國八年造”中的“造”字書寫有誤,把“造”字的“口”少寫了上邊一橫,形成一個缺口,故稱為“缺口造”版。
5、豎點年版:此幣“中華民國八年造”中的“年”字與當(dāng)時的書寫習(xí)慣有別,把“年”字的第4筆的“點(丶)”寫成了“一豎”(按現(xiàn)在漢字書法講是正確的),故稱其為“豎點年”版。值得注意的是,豎點年版的“造”字書寫也比較特別?!霸臁弊值摹翱凇睍鴮懙暮鼙猓瑯O像一個死心口。該版幣也是比較少見的一種。
6、反7點年版:此幣“中華民國八年造”中的“年”字書寫有誤,把“年”字的第4筆的“點(丶)”寫成了反“7”,形成了反7點“年”,故稱為“反7點年”版。該版幣同普通版相比較為少見。
鑒別袁大頭八年真?zhèn)危?/strong>
1、聽音質(zhì)。含銀量達(dá)90%左右的銀元,撞擊后的聲音低沉柔和,婉轉(zhuǎn)悠揚;偽品要么清脆刺耳,要么沉悶?zāi)敬簦餐奶卣魇怯嘁舳檀佟?/p>
2、觀看齒邊,銀幣是機制幣,其齒邊是由齒邊機制做完成的,所以它的外齒多為直齒,面背在內(nèi)齒,齒邊感覺干凈利落,無任何鑄造痕跡。
3·看顏色。銀質(zhì)與非銀質(zhì)金屬從其表面顏色可以區(qū)別,銀質(zhì)的光澤自然悅目,銀光閃閃,一般用以替代的廉價金屬很難達(dá)到這一點
4、看規(guī)格與測重量,真的古銀幣有一定的規(guī)格與重量標(biāo)準(zhǔn),而偽造的古銀幣一般大小與重量與真品不符
5、觀幣面。在陽光或燈光下,將銀元幣面與眼睛平視,觀察幣面底層有無凹凸不平的現(xiàn)象。造假者使用的鑄造設(shè)備難使幣面底層平整如鏡,對文字圖案與幣面底層的銜接部位要特別留意。
6、察磨損。銀元經(jīng)過長時間的流通,總會有不同程度的磨損和擦劃痕跡,自然生成者是沒有規(guī)律可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