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光緒元寶大家的印象就是該枚錢幣的鑄造工藝精湛,設計精美,錢幣除了有滿文的融入外,還有西方文化的介入,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那么,光緒元寶34北洋造鑄造背景你了解過嗎?它的圖片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就說說這方面的內(nèi)容。
光緒元寶34北洋造圖片賞析(圖片來源愛藏平臺)
北洋造光緒元寶,錢面:內(nèi)滿漢文“光緒元寶”珠圈,圈外(北洋造)有上環(huán),下環(huán)“庫平七錢二分”,左右各一圓有星星。硬幣背面:中心為蟠龍圖案,上下環(huán)英文,左邊有阿拉伯數(shù)字34,左右各一圓。北洋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是北洋寶津局鑄造的,北洋是現(xiàn)在的天津地區(qū),在公元1887年時成立了北冰機器鑄錢局,又稱之為寶津局,以鑄造銀元為主。該錢幣的正面用漢文鑄滿了光緒元寶四個字,圈外印有鑄造局名稱以及面值,錢幣的背面以蟠龍為主圖,整體彰顯出了皇家的氣勢和威嚴。
光緒元寶34北洋造鑄造背景介紹
在中國近代機器鑄幣史上,北洋造光緒元寶北洋龍洋是一個大系列,它的鑄造周期很長(從光緒22年到光緒34年[1896-1908年]),歷經(jīng)十余年的時間,幣模幾經(jīng)更換,即使是同一鑄造年號,也常常因修模、幣材、工藝技術(shù)、工廠管理等多方面因素而導致版別異常繁雜。這種光緒元寶鑄造于清末,當時各地發(fā)生銀元單位之爭,幣制并不統(tǒng)一。改名北洋造幣局,即北洋機器局,鑄幣局早期脫離”銀幣后,又于光緒二十五年開始鑄行了面額為庫平紀的“光緒元寶”,背面的阿拉伯數(shù)字表示該幣為光緒X年版,一般有25、26、29、33、34等數(shù)種,流通全國。
清末期,朝野上下發(fā)生了銀元的爭奪戰(zhàn),幣制也不統(tǒng)一。再將北洋機幣局改名北洋造幣局,即從光緒二十五年開始鑄行的“光緒元寶”,背面的阿拉伯數(shù)字表示該幣為光緒X0版,而在北洋造34年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發(fā)行量小,市場稀缺,為稀有貨幣。
以上就是“光緒元寶34北洋造圖片賞析”的相關內(nèi)容分享,通過圖片我們都能感受到這枚錢幣的恢弘大氣,也難怪現(xiàn)在有很多人青睞于它,藝術(shù)欣賞價值高也是收藏價值的一個評判點,該枚錢幣目前在市場上這么受歡迎,也是有原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