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是帝王權(quán)力的象征。在金王朝執(zhí)政時期,曾先后鑄制多種錢幣。據(jù)錢譜記載,有正隆元寶、大定通寶、承安寶貨、泰和重寶、泰和通寶、崇慶元寶、崇慶通寶、至寧元寶、貞佑通寶、阜昌元寶、阜昌通寶、阜昌重寶等十余個品種。由于阿骨打建國以后興學校、辦科舉,致力于文治,并重視吸取兩宋文化之長,使金代的工藝、陶瓷以及鑄幣技術(shù)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錢幣銅質(zhì)優(yōu)良,布局工整,錢文俊秀、制作精美,深受人們喜愛。在鑄造諸多方孔圓形銅錢中唯“崇慶元寶”彌足珍貴,史定孤品,非常難得。
【崇慶元寶】
一、基本信息
崇慶元寶為金衛(wèi)紹王崇慶年間(公元1212年)所鑄,由青銅鑄造。
有“崇慶元寶”、“崇慶通寶”兩種。近年發(fā)現(xiàn)元寶錢為楷書與篆書對錢,形制有小平,折二,折五,折拾型幾種。舊譜載有當五大錢(即折五,直徑在3.3--3.6厘米之間),近年折拾型大錢也面世幾枚。銀錢也發(fā)現(xiàn)不多枚。通寶有小平、折二兩種,錢文仿瘦金體所制。崇慶元寶傳世極少,有書籍稱其為“孤品”,實際上據(jù)了解目前全國保存有20枚左右的真品,且有幾個版別。
民國泉家著書稱:崇慶元寶史志不載。唯遼中出土一枚孤品,大如折五,形制與文字近似泰和重寶?!俺鐟c元寶”四字作玉筋篆,旋讀,光背無文。錢體銅色青白,制作精整,文字秀美,仿崇寧錢制,然仔細推敲仍不免匠氣。近代京滬諸多泉家皆審為贗品,而錢幣學家鄭家相以為當屬金泉。然時過境遷,隨著全國性的泉藏熱,昔日泉譜已付笑談。
二、版別圖片介紹
金崇慶元寶銅錢
崇慶元寶(篆書、背日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