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1174-1189年)是南宋第二位皇帝孝宗趙昚的第三個年號。淳熙元年至十六年鑄淳熙元寶,有銅鐵兩種材質。分小平、折二、折三,錢文有真、篆、隸三體。淳熙七年開始,錢背分別鑄有“柒”至“十六”的字樣,表明了淳熙七年至十六年,即公元1180年至1189年。是中國鑄錢史上第一種記年錢。銅錢背文僅有紀年,鐵錢則背穿上有“利、邛、松、同,春”等多種紀監(jiān)名,穿下紀年份,成為兩淮路鑄錢范本。
淳熙通寶真品圖片
孝宗即位之初,任用主戰(zhàn)派重臣張浚主持北伐,以圖收復中原失地。然經“符離之戰(zhàn)”失利后,與金國達成“隆興和議”。財政困難,軍費開支巨大,銅源匱乏。朝廷利用兩淮一帶富產鐵礦資源,開始就地置監(jiān)鼓鑄折二鐵錢。同時大力推行兩淮鐵錢之流通使用范圍?!傲罱襄X不得至江北,違者治于罪”,并逐漸在邊境地帶由東向西形成一道經濟隔離屏障。故淳熙通寶常見折二鐵錢。錢背穿下分別鑄有“十”至“十六”的字樣,表明了淳熙十年至十六年。背穿上有多種紀監(jiān)名。
淳熙通寶稀少嗎
南宋淳熙七年鑄行的淳熙通寶,錢背上有“柒”字紀年。至淳熙九年后改成小寫,這就是所謂的紀年錢。這種錢幣紀年制度一直沿用到宋末,是宋錢的一大特征。比歐洲錢幣紀年要早三百多年。淳熙通寶小平有銅,鐵兩種材質。在我國元朝和明朝時期主要推行紙幣,銅錢鑄造較少。且小平鐵錢遠比折二鐵錢罕見。淳熙通寶小平銅錢僅見篆書背星月小平銅錢一種。
目前,愛藏平臺正在出售各式各樣的古錢幣,感興趣的泉友們下載愛藏APP注冊即可了解更多【買賣古錢幣及鑒定真假估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