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通寶是中國古代錢幣之一,元末起義軍領袖朱元璋稱吳王時所鑄。據湖南常德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周新國先生的“武陵藏珍”記載,朱元璋鑄“大中通寶”可分前后兩個階段: 朱元璋稱帝前鑄大中通寶。龍鳳十年,即至正二十四年(1364),平陳友諒后,朱元璋在江西置貨泉局,又鑄大中通寶。頒行五等錢式,增鑄“當十”一種,背穿上“十”字。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四年(1371)再鑄。這是朱元璋稱帝之后。該幣圓錢,正書,順讀。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五等具備。這次鑄的錢,背面有各省的局名,計有北平、豫、濟、京、浙、福、鄂、廣、桂等,每局有五等。小錢背面多只有局名,折二以上還有數目字,如廣西鑄的折二錢則為桂二,福建鑄的折三錢則為三福。清翁樹培引《明史·食貨志》云:“按:此大中小錢,乃洪武四年以后所鑄。”初尚齡《吉金所見錄》引《泳化編》云:“洪武中,鑄大中通寶錢,與歷代錢兼用?!苯陨婕昂槲涑蹊T大中錢事。足征見前人已注意大中通寶錢鼓鑄有先后之別,只未揭其差異耳。唐石父《中國錢幣學辭典》指出:“凡有背文者,除折十單紀值一種外皆后鑄?!?/p>
大中通寶(折三),直徑3.4cm 厚1.9mm 重8g,藏品價格:990元
愛藏網正在0元起出售各種古錢幣通寶,有興趣的泉友下載愛藏APP注冊即可了解更多【買賣古錢幣及鑒定真假估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