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元寶版別比較多,其中不乏一些特別有價值的種類。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哪些版本價值比較高吧。
光緒元寶是清朝光緒年間流通的貨幣之一。由湖北兩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引進英國鑄幣機器鑄造銀元和銅元,之后各省紛紛仿效。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地方省所鑄銅元,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
光緒元寶是大清光緒年流通大面值貨幣之首,是我國首批引進海外技術的印發(fā)流通貨幣,對于現(xiàn)今也蘊藏了一定歷史意義。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在中國近代機器鑄幣史上屬一個大系列,其鑄期歷時甚長(從光緒22年—光緒34年[1896至1908年]),歷經(jīng)十余載,幣模幾經(jīng)更替,即使同一鑄造年份亦往往由于修模、幣材、工藝技術、工廠管理等諸多因素,造成版別異常繁雜。
光緒三十四年北洋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系光緒34年(1908年)北洋銀元局(舊稱北洋機器局)鑄行。銀幣正面中央珠圈內(nèi)鐫滿漢文“光緒元寶”四個字,珠圈外上端鐫漢文“北洋造”,下端鐫漢文幣值“庫平七錢二分”,左右兩端各鐫一個圓點。銀幣背面中央鐫蟠龍圖,上環(huán)鐫英文“光緒34年”下鐫英文“北洋”,左右兩端稍下側各鐫一個圓點。光緒元寶是清朝光緒年間流通的貨幣之一。
戶部光緒元寶為中國最大的機制龍銀。該幣所有字面、圖案表面均依勢圓潤凸起、錯落有致,有立體雕塑之感。文字間架結構大氣磅礴,猶如墨跡正在飽滿之時,令文人嘆為觀止!祥云蟠龍前后有別,形似騰躍之際,使觀者立感龍威無邊!
戶部當制二十文銅幣可由“戶部”字筆法從“戶部到光緒元寶”字體是否工整。該幣滿文書法根基牢固、運筆自如、渾厚有力,深受中文行書書法精髓導引,頗具皇家風范。尤其是滿文“寶”字系出頭寶,凸顯當時的改革之內(nèi)蘊收藏價值頗高。
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壽字雙龍幣有兩種版式,即庫平重一兩幣和庫平七錢二幣,兩種版式的錢幣設計風格一樣,但是在細節(jié)上有很多區(qū)別。本品為庫平七錢二的版式,由于廣東省當時鑄造此幣的目的是奉獻清廷以祝慈禧太后萬壽,所以鑄額不大,大多奉獻給清廷或贈于當時的達官顯貴,見于民間流通的很少。此幣正面珠圈外上端鐫“廣東省造”四字,下方為“庫平七錢二”五字,左右兩側各鑄一蝙蝠圖案,珠圈內(nèi)鑄滿、漢文“光緒元寶”四字;背面珠圈外鑄有雙龍圖案,里面鑄有一圓形“壽”字。
廣東雙龍壽字七錢二分銅幣盡管被記錄在1939年中國錢幣圖錄中,但它為何制造、為誰制造及何時制造均未確定。從幣面的設計“壽”字和兩個蝙蝠來看,關于其鑄造日期有二個觀點:一種觀點認為:這種銅幣是光緒三十年1904年鑄造(有些著作誤認為是1905年鑄造),為紀念慈禧太后70大壽而鑄的銀幣的試鑄幣。持這種觀點的可以張炯伯為代表,他在《廣東省造七錢二分銀幣》一文中寫道:“惟本品因未發(fā)行,殊難遽斷,然觀其圖案,諧作福壽,環(huán)繞雙龍,幕無英文,意含頌祝,大異常制。由此以推,成為紀念幣之一種,專鑄以祝慈禧太后七旬萬壽者也。”另外蔣仲川在其著作《中國金銀銅鎳幣圖說》中也曾提到此觀點。
光緒元寶最新拍賣價格:
四川省造光緒元寶二十文 黃銅大飛龍,價格900元
PCGS AU58江南乙巳飛龍光緒元寶十文銅錢,價格900元
上面就是光緒元寶相關介紹。此外愛藏網(wǎng)不單單只拍賣此產(chǎn)品,還有其他更多的藏品也在此APP上出售,下載愛藏APP注冊即可了解更多【買賣古錢幣及鑒定真假估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