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收藏古錢幣的人就知道,在我國古代發(fā)行一種新錢幣前,都會事先鑄有錢幣實物樣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母錢,因為并不予以流通使用,所以母錢的鑄造量一般來說是比較少的,存世也就不多,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市場價值,比如說民國時期鑄造的中華民國十文母錢。
中華民國十文母錢真品圖片
為杜絕私鑄,孔繁錦于民國十三年向天津、上海添購機器,初期試制了“孔造五文”機制流通錢,還有供翻砂用的“孔造五文”凹槽邊機制母錢以及“中華民國十文”凹槽邊機制母錢。從目前發(fā)現(xiàn)的實物來看,在這個時期,孔繁錦以造機制錢為幌子,實際上仍在大量生產(chǎn)較便宜的翻砂銅元,機制母錢最終成了擺設(shè),所以存世的機制孔造五文與中華民國十文樣幣皆很珍稀,上圖為中華民國十文母錢。
中華民國十文母錢市場價
甘肅省造中華民國十文銅幣樣幣/PCGS SP62BN,估價(人民幣):100000-120000,成交價(人民幣):115000,拍賣時間:2017年6月21日
甘肅中華民國十文凹槽邊銅樣幣,估價(人民幣):150000-180000,成交狀態(tài):未成交,拍賣時間:2012年11月25日
中華民國十文母錢值錢嗎
在我國古錢幣收藏市場上,越稀有的錢幣越值錢,所以存世罕見的中華民國十文母錢的價值自然不容小覷,從過去的成交記錄可以看到,一枚價格可達(dá)上十萬元,不過根據(jù)錢幣的品相不同,其價格并不相等,如果是一枚近未使用品相的中華民國十文母錢,其價格可達(dá)十五萬元,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