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民國時期的銀元,其中比較出名的就是袁大頭銀元和孫中山開國紀念幣,兩個都是民國建立之初鑄造的銀元,不過袁大頭是民國的主流貨幣,而孫中山銀元則是為紀念民國成立的開國銀元,極具歷史收藏價值。那么你知道孫中山開國紀念幣各版別嗎?孫中山開國紀念幣鑄造量是多少?
(圖片來自愛藏拍賣平臺)
孫中山開國紀念幣各版別
孫小頭紀念幣只有兩個版別,分別在1927年和1912年進行鑄造,其為背面印有兩個六角星,因此被稱為“上六角星”。紀念幣的正面由內圈和外圈兩部分組成。外圈篆刻著英文字母,而內圈則為孫中山先生的側臉頭像。
上六星版孫小頭是民國16年南京政府成立以后鑄造的。于1949年推出貨幣流通舞臺以后被國家大量收繳回爐,經(jīng)收繳以后的上六星版孫小頭在市面上就以收藏品的身份存在,此后市面上存世稀少的上六星孫小頭又經(jīng)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的洗禮,流傳至今的上六星版孫小頭更是鳳毛麟角。根據(jù)鑄造時間和鑄造廠不同,孫小頭銀元主要分為三個大的種類。
1、上六星:在背面(壹圓那面)2、10點位置各有一個六角星;
2、上五星:在背面的2、10點的位置各有一個五角星;
3、下五星:在背面4、8點位置各有一個五角星;
孫中山開國紀念幣鑄造量是多少
民國十六年北伐戰(zhàn)爭成功,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南京造幣廠先取原模,重鑄孫中山開國紀念幣,后又改動幣反面的英文和花邊(六角星),鑄成新版,批量發(fā)行,俗稱“小頭”。爾后四年孫中山開國紀念幣鑄量不下數(shù)2億,與“袁大頭”一同變成舊我國的首要流轉貨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