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這枚東三省民國十八年壹分銅幣應該不少人會感覺到陌生吧,畢竟它在民國時期鑄造量較少,在如今也是很難看到了。關于這枚東三省民國十八年壹分銅幣的詳細內(nèi)容感興趣的藏友們就接著往下看吧。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古錢幣網(wǎng))
東三省民國十八年壹分銅幣來源:
東北當局為了恢復經(jīng)濟,便開始考慮發(fā)行銅制輔幣,并以此來抵制日本通貨的滲透。民國18年,張學良主持東三省財政金融會議,針對市面缺乏輔幣通貨的問題,于當年7月開制東三省一分銅圓直到民國19年7月,共發(fā)行1800萬枚。
然而,日本軍國主義者占領東三省后,為了“大東亞圣戰(zhàn)”多次強迫老百姓獻銅,滿洲“中央銀行”柜臺的銅護欄都拆下上繳,就連滿洲國皇帝溥儀也把自己皇宮里供奉的佛像和窗簾帳勾都收集捐獻用于“圣戰(zhàn)”。老百姓手早的流通輔幣已變成東北本地出產(chǎn)的礦土鑄的“鎂質(zhì)幣”,也就是俗稱的“陶幣”。
經(jīng)過這樣慘苦歷史洗劫的東北大地,能幸免遇難的東三省壹分銅圓自然不多。據(jù)介紹,東三省一分銅圓按背面紀值文字可分為“大寫版”與“小寫版”,其中大寫版因在鑄造時的青天白日黨徽被珠圈環(huán)繞,又與“東三省”并列,被南京國民政府認為寓意欠佳駁回重新刻模,因此屬于試鑄樣幣。而大寫版中還分為大字和小字版別,但無論那一版數(shù)量均十分稀少,是中國銅圓中的頂級名珍之一。
東三省民國十八年壹分銅幣拍賣價格:
據(jù)上海泛華稱,由于民國18年東三省壹分的稀缺性,目前公、私收藏成對的大寫大小字版僅見四對,除了2016泛華秋拍即將上拍的一對PCGS-SP53小字版和PCGS-SP58大字版外,其余三對分別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臺灣著名收藏家何代水先生、上海某資深藏家收藏。從首席數(shù)據(jù)庫中可以查得,銀座2015年11月拍賣中,一枚PCGS-XF民國18年東三省壹分大字,以199.44萬日元成交,約合11萬人民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