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銖錢是一種中國古銅幣,也是用重量作為貨幣單位的錢幣,在我國五千年的貨幣發(fā)展史上起到了深遠的影響。初鑄于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東漢、蜀漢、魏、晉、南齊、梁、陳、北魏和隋都有鑄造,重量形制大小不一。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魏五銖尺寸多少?魏五銖價值怎樣?
魏五銖尺寸多少
明帝曹叡嗣位后為“豐國省刑”,于太和元年(227年)復(fù)行五銖錢。新錢形仿漢制五銖,遂稱“魏五銖”。其徑約2.5厘米,重3.4克左右?!拔濉弊治墓P彎曲而包上下橫筆于內(nèi);“朱”頭圓折,筆畫粗壯似“肥字”蜀五銖。因曹魏幣制相對穩(wěn)定,除夾以“谷帛為市”,及至魏亡(265年)唯行五銖,兩晉依舊沿用。
魏五銖價值怎么樣
三國時期。魏文帝,明帝皆鑄有五銖,新錢形仿漢制五銖,故稱“魏五銖”。魏五銖輪廓清晰,錢形厚重,邊廓壓金。魏五銖幣質(zhì)為青銅。魏五銖的鑄造量還是比較大的,出土量也不少,等級為九級,一枚普通品的魏五銖,市場價值才幾元一枚,鑄造漂亮銹色也比較漂亮的,一枚也只幾十元,不過每枚古錢幣都有其特有的歷史價值,雖然魏五銖目前的市場價格不高,但魏五銖還是有收藏價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