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頭”代表了中國近代的貨幣文化,反映了我國近代歷史、經(jīng)濟、金融的歷史興衰和滄桑,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那么,這樣一枚袁大頭是怎么鑄造而成的?袁大頭是銀的嗎袁大頭是用什么材質鑄造成的?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下。
袁大頭”,是對鑄造于民國初年鐫有袁世凱側面頭像壹圓銀幣的一種俗稱。因其首鑄于民國三年,又有稱“民三”者,此類別稱由來已久。作為民國軍閥銀幣的領頭羊,“袁大頭”系列對錢幣收藏愛好者來說,并不陌生?!霸箢^”銀元的誕生,也是銀元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在辛亥革命后,袁世凱為了解決軍費和提高個人政治地位而發(fā)行的銀元貨幣,因這些銀元鑄有他的側身圖像而得名。
袁大頭是銀的嗎
袁大頭不是純銀打造,材質是銀占89%,銅占10%,錫占1%。
1914年2月7日,袁世凱以大總統(tǒng)令形式公布了《國幣條例》及《國幣條例施行細則》,其主要內容是規(guī)定錢幣的鑄造發(fā)行權歸民國政府所有,原先的各個官局所鑄造發(fā)行的1元銀元,由民國政府兌換并改鑄,承認它們的價值等同于國幣1元的價值。國幣中的主幣是1元銀元,其重量是庫平純銀六錢四分八厘,材質是銀占89%,銅占10%,錫占1%,一枚成品銀元的重量是7錢2分。
袁大頭是用什么材質鑄造成的
中華民國三年袁大頭采用上乘貴金屬銀材質精制而成,銀光燦爛,圖案考究,外觀造型美觀,質感甚佳。整幣整體設計古樸卻不失高貴,簡潔卻不失別致,落落大方,十分精美。其鑄造精美,品相完好,沒有太多磨損,包漿醇厚。藏品雖經(jīng)歷了無窮歲月,但紋路依然清晰可見,極具收藏價值。
袁大頭的收藏價值
國建立后,中央財政幾乎有出無入,財政危機十分嚴重。從短期來說,發(fā)行紙幣亦不失為斂財妙法,只是紙幣是銀元的代表者,是兌換券,若沒有銀元的充分準備和廣泛流通,紙幣信用亦難確立。此時此刻,幣制改革已是刻不容緩———“袁大頭”銀元正是基于此而誕生的,也是銀元發(fā)展的必然結果。經(jīng)過多年鑄造,加上其信譽很高,“袁大頭”數(shù)量增多,流通漸廣,雖僻處邊陬,也有其蹤跡?!霸箢^”銀元的通行促進了銀元的統(tǒng)一,也為“廢兩改元”準備了條件。
袁大頭是我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隨著收藏投資熱的不斷升溫,以“袁大頭”為代表的中國銀元今后很可能成為收藏投資領域中的一匹“黑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