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頭銅幣試鑄幣說白了就是沒有流通于市場的試鑄幣,而正是它未流入市場,所以導致試鑄幣存世量極少,流傳到民間的更少。那本期內容就來講講袁大頭銅幣試鑄幣都有哪些特征以便大家分清試鑄幣和普通版的區(qū)別。
(圖片來源于雅昌拍賣網)
袁大頭銅幣試鑄幣特征:
一是,采用紅銅(或稱紫銅),這主要是因為紫銅銅質純而較軟,尤其是其延展性好。機制沖壓能得到更好壓制檢驗效果,以便檢驗調試沖壓機力量,模具位置等等理想指標和效果等。
二是,由于試機銅樣,屬于沖壓機器調試階段的產品。因此,其試樣深淺并不一致,即:幾枚同類銅樣,其字口齒邊圖案等,會有深淺不一的現(xiàn)象。其道理不難理解,這種銅樣是為正式開鑄標準銀幣之前的調試品,沖打出幾枚淺的,再沖打幾枚深的,反復數次,最終調試出最佳的壓力指標和上下模距離等。當你遇到沖壓字紋淺的銅樣幣時,你需要把細,不能想當然給打入冷宮。
三是,銅樣使用板材相對較厚,其作用有兩個,1、檢驗機器沖壓力量,板若和銀幣板材一樣,則起不到調試沖壓字紋深淺,尤其是起不到校驗沖壓機力道的作用;2、磨合上下鋼模,因銅硬度高于銀,反復沖壓若干次銅材,可起到去除模具毛刺的作用,使模具光滑度提高,為正式鑄銀提供更好條件。由此的結果是,銅樣均較重,直徑略略大于正鑄銀幣,重量反重于正鑄銀幣或和正鑄銀幣重量相當,這就是為什么銅比重小于銀,反而銅樣幣重量重于或等于銀幣的重要原因。
中華民國三年袁大頭試鑄幣介紹:
中華民國三年袁大頭試鑄幣正面為袁世凱半身側面戎裝像,上列“中華民國三年”六字,幣面干凈,錢文清晰,字體端莊工整,筆畫剛勁有力。錢幣背面圖案為兩條嘉禾左右交互,下系結帶,嘉禾紋清晰細膩,粗細分明,層次感強;中央為“壹圓”幣值字樣,外環(huán)為直齒邊。此枚錢幣包漿自然渾厚,雕工精美,紋飾線條粗細均勻,流暢自然,字體端正工整,清秀俊逸,可見匠師的雕刻工藝十分高超。整幣設計樸素卻不失高雅,簡潔卻不失別致,十分精秀俊逸,可見匠師的雕刻工藝十分高超。整幣設計樸素卻不失高雅,簡潔卻不失別致,十分精美,錢幣銅質精良,形制規(guī)整,十分精致美觀,局部略有磨損,試鑄幣,無流通于市場使用,因為第一次鑄造,用銀改為銅,銅水冷卻后由機器鑄壓而成,所以試鑄幣是當世的完成品樣品,是后續(xù)鑄銀幣的對照品,此幣色澤光鮮,品相優(yōu)異,包漿自然,紋飾深淺適度,具有極高的藝術鑒賞和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