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頭的鑄造背景是公元1914年(即民國三年),北洋政府統(tǒng)治中國,國內(nèi)一片混亂,流通的貨幣也雜亂不一。為籌措軍費、改革幣制,袁世凱政府委托意大利的鑄幣公司開始印制面值為五元的銀元,并著手推行國幣條例和推行細則。
圖片來源于雅昌拍賣網(wǎng)
袁大頭五元
袁大頭伍圓,包漿熟舊,品相完好,字跡清晰,邊齒工整,大小一致,齒深淺一致,背圖嘉禾規(guī)范清晰,在所有的袁大頭版本中,伍元版是最受矚目的一種。袁大頭伍元其實并沒有真正的在市場中流通過,但是還有個別的樣板幣流到了一些收藏愛好者的手里,所以一旦收藏到的話,那真的是價值連城了。即便在當今科學技術發(fā)展極為先進的年代,它也可以作為一種實物藏品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其市場投資價值更是不容小視。
現(xiàn)在值多少錢
在雅昌拍賣我們得知中華民國三年袁大頭伍圓估價為SGD 140,000-140,000,尺寸為重37.5g,拍賣公司哈布斯堡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時間是2020-08-22,拍賣會2020新加坡東方藝術品拍賣會。
近代錢幣收藏重點之一的銀元貨幣,最早源于15世紀,鑄于歐洲,是銀鑄幣的通稱,也是世界上銀本位制國家的主要流通貨幣。以往,人們使用最多的是錢幣的支付功能,并不看重它的藏品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