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說起我國的貨幣,從古至今,發(fā)展了無數次,才逐漸演變成現在的鈔票。光是在民國時期,貨幣的種類就多達數十種,幾乎每個省份或軍閥政權統(tǒng)領區(qū)域都有屬于自己的貨幣,不過最受當時民眾歡迎的還是袁世凱頭像銀元,俗稱“袁大頭”。那么你知道民國幾年的袁大頭值錢嗎?
(圖片來源于愛藏拍賣平臺)
民國幾年的袁大頭值錢
民國三年以后,北洋政府為了方便管理,便實行統(tǒng)一貨幣,并將袁大頭銀元作為了中華民國的通用貨幣。目前袁大頭銀元的主要版別一共有4種,分別為民國三年、八年、九年和十年,由于鑄造民國八年袁大頭的時候,因戰(zhàn)爭原因缺乏鑄幣材質,直到八年末才正式鑄幣,而后就改鑄民國九年袁大頭銀元。因此八年袁大頭的鑄量不多,現在的市面上也比較罕見,其價格也比其他年份的袁大頭值錢。袁大頭鑄量有多少枚
袁世凱在北京稱帝后,公布了《國幣條例》,并把“圓”作為貨幣單位,每個銀元的重量是庫平六錢4分八厘。就在當年的12月,天津造幣廠鑄造了一批印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元,被稱為“袁大頭”,次年,國內開始大批量鑄造“袁大頭”,在九年時間里,一共鑄發(fā)了7500萬枚,而據統(tǒng)計,袁大頭銀元在整個民國期間的發(fā)行量超過了7億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