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通寶是元朝順帝至正年間鑄行的錢幣,品類繁多,但規(guī)律劃一,錢文端莊秀麗的漢字楷書,背穿上記年或記數(shù)用蒙文,以背穿下有無漢字記數(shù)可將至正錢分為三大類,地支記年錢,穿下無漢字,穿上蒙文為寅、卯、辰、巳、午五個地支記處字。至正通寶是元朝最后一種鑄幣。
內(nèi)外都有郭,外郭寬平,內(nèi)郭略細,“至正通寶”四漢文為直讀,筆劃粗壯厚實。所記為至正十至十四年。每一記年均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等。俗稱五年三等十五品。小平于折五徑2.5--4厘米,重3.6--21克。至正通寶至正通寶種類較多,面文“至正”的錢幣,有部分背穿上分別鑄有寅、卯、辰、巳、午五種八思巴文地支紀(jì)年;有的背穿上、下分別為八思巴文和漢文紀(jì)值數(shù)字。此十五品為元錢中最佳美者,另有蒙文穿上記值為折三,折五,折十,三種。并且部分錢幣背面鑄有八思巴文。
在我國錢幣史上具有特殊意義。在元代以紙鈔作為主要貨幣,鑄幣不多。并且除八思巴文貨幣外,其它漢文鑄幣量有限。有些年號僅有寺觀錢傳世,這種寺觀小錢當(dāng)時不作貨幣流通,只作信徒對寺觀的香火錢,故亦稱“供養(yǎng)錢”。元錢銅色以深紅及淺紅者居多,供養(yǎng)錢也有偏黃色的。
至正通寶折五背午試鑄,尺寸:40.3mm*3.0mm 重量:18.0g,經(jīng)X光檢測無修補,藏品價格:15588元
元代貨幣的市場價格,除至大通寶及八思巴文大元通寶外,其余都較昂貴。其一因為元代
鑄幣量小,其二因為漢文錢幣少于八思巴文幣,至正通寶價格由最低人民幣12元到最高的8000元不等,背文對價格貴賤起重要作用。
愛藏網(wǎng)正在0元起出售各種古錢幣通寶,有興趣的泉友下載愛藏APP注冊即可了解更多【買賣古錢幣及鑒定真假估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