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0元人民幣票面上印制的是人民代表走出人民大會堂時的情形,表達人民當家做主,各族人民大團結的社會狀態(tài)。那時候你若得著一張這樣的紙幣,總會情不自禁地數(shù)票面上有多少人,研究那些服飾是屬于哪個民族。在步入改革開放初期的時候,人們手頭寬松了,一些人常右手持一疊10元紙幣在左手腕上敲來敲去的,告訴別人自己發(fā)財了,那是一種脫貧情緒的釋放。曾有一段時間“大團結”代替孔方兄成了紙幣的代稱。下面,馬甸收藏網的小編將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張1965年10元人民幣價格行情趨勢以及附上最新的1965年10元人民幣價格。
1965年10元人民幣價格是翻著跟頭漲價的。1965年10元人民幣主要分成前期的三冠字七位號碼(即三個羅馬數(shù)字加上七位阿拉伯數(shù)字),和后期的二冠字八位號碼兩種。價格上前期的要比后期的貴。
在收藏這張1965年10元人民幣的時候要注意紙幣的品相,使用過的破舊紙幣只能自己收藏了。當然,收藏所體現(xiàn)的價值不能完全用錢來衡量,我們似乎更應該關注1965年10元人民幣所體現(xiàn)的歷史意義和歷史價值。盡管時光流逝,我們當年在紙幣上數(shù)人數(shù)的樂趣卻不會消逝,那種贊頌改革開放、盼統(tǒng)一求團結的喜悅會越來越強。
作為第三套人民幣大全套的龍頭老大,1965年10元人民幣是當時最高的面額,由于當時我國的印刷技術不夠硬,害怕破壞我國的金融秩序,所以就沒有發(fā)行百元面額的,甚至20元50元的都沒有發(fā)行,在通貨固定的情況下,只能增加10元人民幣的數(shù)量。
在2000年第三套人民幣開始退出流通市場后,數(shù)量巨大的1965年10元人民幣涌進了人民幣收藏市場,因為人們使用了這一套人民幣將近40年,所以大家對它們的感情還是比較深厚的。
1965年10元人民幣價格(僅供參考):
三冠字七位號的1965年10元人民幣價格:180-220元(上品)150元-160元(中品)30元-50(下品);
二冠字八位號的1965年10元人民幣價格:190-230元(上品)160元-170元(中品)30元-50(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