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通寶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是中國古代元朝非流通貨幣之一。這種由幾種文字合而成文的古代非流通貨幣,在古錢幣歷史上絕無僅有。至元通寶的出現(xiàn)也說明了各民族在文字、語言上有著相互影響和滲透的作用。這枚至元通寶存世甚少,據(jù)統(tǒng)計至元通寶真品不超過10枚,為非流通貨幣中的佼佼者,是元錢珍稀品之一。今天,馬甸收藏網(wǎng)的小編就要來介紹這種至元通寶,一起來了解至元通寶價格行情,看看至元通寶是否值得入手收藏。
元代的至元通寶四體文錢,是元順帝至元年間(公元1335年至1340年)鑄造的。元世祖忽必烈于公元1285年至1294年也曾鑄造過至元通寶錢,但只有漢、蒙兩體小平至折三共六品。而元順帝所鑄造的至元通寶版式繁雜,變化無常,除光背外,有背“玉”、背星月、背異文及供養(yǎng)錢等。其四體文錢便是這一時期的杰作。接下來,請跟著愛藏網(wǎng)的小編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這枚至元通寶,看看這枚至元通寶最新價格是多少。
而至元通寶四體文錢錢文則有四種:面文“至元通寶”4個字為漢文,背文穿上、穿下直讀為蒙文八思巴文,穿右為察哈臺文,穿左為西夏文。因此,該錢被稱為“四體文錢”。
在歷朝歷代的古錢幣中,面文和背文多達四體的,僅此一例,別無其他,可謂“空前絕后”。關于這種錢的用途,歷來錢幣學家說法不一,有人認為是鎮(zhèn)庫錢,有人認為是供養(yǎng)錢,目前尚無定論。
“至元通寶”四體文大錢,直徑4.48厘米,重19.4克,極有可能是順帝逐走伯顏推行新政時所鑄。一般認為是寺觀廟宇或供養(yǎng)錢,非流通貨幣,也有認為是紀念幣。其面文為漢字,真書直讀;背有4個異文,甚為獨特,泉家和學者對此有不同的解釋。有認為其“穿上為蒙文,穿下為女真文,穿右為回文,穿左為西夏文,按上下右左順序,也應該是‘至元通寶’四字”。有學者認為,背穿上下為八思巴文,是元世祖時國師八思巴根據(jù)藏文字母創(chuàng)造的一種文字;穿右是察合臺文,也稱突厥文;穿左為西夏文,是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命大臣野利仁榮創(chuàng)造的文字。
至元通寶的最新價格(僅供參考):
至元通寶楷書折二光背1200元
至元通寶楷書折二大樣光背2500元
至元通寶楷書折三光背4200元
至元通寶蒙書小平光背2200元
至元通寶蒙書折二光背850元
至元通寶蒙書折三光背1050元
總之,這枚至元通寶是元錢珍稀品之一。其級別為二級上,市場參考價人民幣8萬元左右。很顯然,這枚至元通寶是有一定的收藏價值的,非常值得入手收藏。相信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家都已經(jīng)對至元通寶價格以及收藏價值有所了解。所以這枚至元通寶大家如果有機會收藏的話,千萬別猶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