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明朝時期,鑄造發(fā)行了大中通寶,而枚錢幣屬于小平大型錢,在錢幣的背面還刻有濟(jì)字,在收藏市場上,大中通寶是屬于比較稀有的一種收藏類型,也被稱之珍貴古錢幣之一。大中通寶有著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并且它的升值空間和保值空間都特別突出。那么你知道現(xiàn)在的大中通寶折二背北平價格多少嗎? 怎么辨別真假?
大中通寶折二背北平價格
大中通寶折二背北平,尺寸:直徑27.2mm~27.5mm*厚度1.7mm~2.0mm 重量:6.6g,經(jīng)X光檢測無修補(bǔ),藏品價格16500元(藏品品相不同,價格不同)
大中通寶是元末起義軍領(lǐng)袖朱元璋稱吳王時所鑄。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在應(yīng)天府(今南京市)設(shè)寶源局鑄“大中通寶”錢,以四文為一錢、四十文為一兩、四百文為一貫。大中通寶,錢凡五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各等錢均有光背、背字兩種。大中通寶背字記京城及各行省簡稱。面文“大中通寶”楷書對讀,有光背、背記值、記地等,記地有“北平、豫、濟(jì)、京、浙、福、鄂、廣、桂”凡九種。
大中通寶折二背北平首先在鑄造背景上跟其它大中通寶一樣,都是在朱元璋自稱為吳王的元末時期所鑄造的,同樣是圓形方孔錢,在正面都寫著大中通寶的字樣,在背面位置它融入了“北平”二字,它的尺寸是比現(xiàn)在一元版本稍微大一些的。大中通寶北平的市場價值也是比較高的,品相好的可以值三四千元一枚。
大中通寶怎么辨別真假?
鑒別大中通寶真假可以由錢幣銅質(zhì)來判斷。我國歷代古錢幣大多數(shù)是以銅合金形式鑄造的,因而合金的成份不同,錢幣也隨之呈現(xiàn)出不同的顏色。各時代的錢幣銅質(zhì)是不同的,又由于古代冶煉技術(shù)不同,各地區(qū)鑄造的古錢也各不相同,每個朝代各有特點。
明嘉靖以后,開始向黃銅過渡,到天啟年間,用黃銅鑄幣成為定制,錢幣色澤較之以前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例如先秦時期的鑄幣主要是銅錫合金鑄成的,銅質(zhì)呈青紅色,質(zhì)地較硬挺;隋代的五銖錢因為錫的成份大,銅質(zhì)泛白,稱之為白錢;乾隆五年以后,鑄錢加錫,叫做青錢??梢?,我國古錢鑄造均有規(guī)律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