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和蜜蠟是同一種東西,簡單地說;透明的叫琥珀;不透明的叫蜜蠟。因為蜜蠟外觀如蜜似蠟,明黃至暗紅色不透明體,被古代國人稱為蜜蠟,在歐洲統(tǒng)統(tǒng)被稱作AMBER。那么中東藍精靈蜜蠟手串是什么樣的蜜蠟呢?其實它是假蜜蠟,只是蜜蠟商人的一種造假產(chǎn)品。
中國流行波羅的海琥珀是在80年代開始的,在這以前琥珀在臺灣市場輝煌了六,七年,贗品制造技術(shù)也不斷翻新,最后徹底毀滅了臺灣的琥珀市場。但是這些造假的騙子并沒有死心,又把這些騙人的伎倆推向了大陸。海峽兩岸炎黃子孫雖然隔絕了60年,但是騙子招數(shù)卻一脈相承,某些方面臺灣騙子略勝一籌。改革開放初期,臺、港騙子的傳銷已經(jīng)讓我們領(lǐng)教了一、二。
他們的慣用伎倆就是漫天地胡侃,海聊+“忽悠”,旁征博引,引經(jīng)據(jù)典。后來干脆推出一種與天然琥珀完全不同的高級首飾塑料。并把這種塑料取名為:“中東蜜蠟”,“非洲蜜蠟”,“雪山紋蜜蠟”,“金絲蜜蠟”、“艷色蜜蠟”、“櫻桃紅絲蠟”、“藍精靈蜜蠟”、“西藏蜜蠟”、“紅紋蜜蠟”、“橫紋金絲紅雪山蜜蠟”、“絹絲蜜蠟”、“云紋蜜蠟”、“虎紋蜜蠟”、“風化紋蜜蠟”、“冰裂紋蜜蠟”、“水蠟”、“絲蠟”、“香檳黃絲蠟”、“綠絲金雪山蜜蠟”、“紫羅蘭玻璃絲蜜蠟”、“貴族蜜蠟”、“幸運系蜜蠟”(Honey Jewels ofFortune)、“舊藍精靈蜜蠟”、“白雪山蠟”“阿富汗原蠟”、“金絲粉紅蠟”、“巴基斯坦原蠟”、“尼泊爾原蠟”、“非洲金絲綠蜜蠟”、 “藍種蜜蠟”、“玻璃黃絲蜜蠟”、“黃蠟”、“晶蠟”、“絲蠟”、“松蠟”、“藍蜜蠟”、“綠蜜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