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圣通寶】
1、基本信息
紹圣通寶是中國古代錢幣之一?!敖B圣通寶”銅錢僅見小平楷書,存世罕見,價格較高。
2、簡介
北宋哲宗紹圣元年(公元1094年)鑄造。對錢,書體有篆書,行書,隸書幾種。“紹圣元寶”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銅、鐵錢。小平廣穿者較多,背有星月紋者也多。“紹圣通寶”銅錢僅見小平楷書,存世罕見,價格較高。
紹圣通寶外直徑24mm,內(nèi)直徑5mm,小平光背,外觀甚是完整。
3、孤品
紹圣通寶有“紹圣重寶”存世,為孤品,無定價。北宋哲宗紹圣元年(公元1094年)鑄造。元寶、通寶、重寶三者皆有。材質(zhì)常見的是銅質(zhì),另有鐵錢對錢,書體有篆書,行書,隸書幾種?!敖B圣元寶”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銅、鐵錢。小平廣穿者較多,背有星月紋者也多。通寶錢文真書;直讀,細(xì)小工整,今銅者好尋,鐵錢難得。隸書紹圣元寶屬初期試鑄樣幣,未予流通,據(jù)華光普著《中國古錢目錄》及關(guān)漢亨著《中華珍泉追蹤錄》記述,1981年9月,陜西句邑縣東關(guān)電廠金代錢幣窯藏中出土一枚,當(dāng)時為咸陽市文管會收藏并封存,直至1986年8月方組織清理,令大珍品得以重見天日。經(jīng)過二十余年發(fā)現(xiàn),此品僅有三枚左右,價格無考。
4、歷史
宋哲宋趙煦紹圣年間(1094~1098年)所鑄。哲宗乃神宗第六子,登基時年僅十歲,軍國政事均由高太后垂簾掌握。這時,反對變法的守舊派勢力開始執(zhí)柄國政。司馬光、呂公著、文彥博等人打著“以母改子”之旗號,全盤否定和罷廢神宗實施的一系列新法,打擊和排斥變法派人物,史稱“元祐更化”。直到高太后死去,十八歲的哲宗才得以親政,改元紹圣,并正式推出“紹述”圣業(yè)之論,表示要繼承神宗新法之道。同時啟用新黨人物章惇為相,對舊黨展開清算報復(fù),爾后又逐步恢復(fù)了熙、豐年間頒布的法令制度。
自哲宗繼位以來,西夏在邊境的騷擾就從未間斷過,在遼國的支持下,西夏出兵攻入宋境綏德城,大肆掠奪。這時哲宗改變妥協(xié)態(tài)度,采取強硬政策,停止與之分割地界,并漸絕“歲賜”。紹圣三年(1096年),西夏梁太后裹脅崇宗李乾順御駕親征,侵入宋延安府境地,攻陷金明寨(今陜西安塞南)。次年,又進(jìn)攻綏德、麟州、葭蘆城等地,結(jié)果被宋軍擊退;并反攻西夏,破洪州,入鹽州、宥州,又修筑平夏城、靈平寨以扼制西夏。
是品“紹圣通寶”行書旋讀平錢,早年出土于甘肅禮縣一帶。其銅質(zhì)精良,錢文雄健流暢,與永興軍路、秦鳳路所鑄大鐵錢文風(fēng)氣息一脈相承,有“鐵母手”之稱謂。按:通寶銅質(zhì)小平錢,除直讀小字版為常見品外,其余無論四川路、河?xùn)|路所鑄銅錢均系鐵母或鐵范。譜錄中有背“施”旋讀小平銅錢,系紹圣三年罷置的夔州路施州(今湖北恩施東北)廣積監(jiān)所鑄,亦屬鐵母類。是錢從出土地理位置上看,時屬秦鳳路岷州所轄,離熙寧九年始置之滔山鎮(zhèn)(今甘肅西和南)錢監(jiān)不遠(yuǎn),極有可能為該錢監(jiān)所鑄的試范或試樣錢。是錢目前為創(chuàng)見孤品,當(dāng)可忝列北宋珍泉之中一。
5、版別介紹
紹圣通寶楷書中字
紹圣通寶鐵母小字
紹圣通寶鐵母中字
紹圣通寶鐵母大字
紹圣通寶折二試鑄樣錢
紹圣通寶行書試樣
紹圣通寶背上鐵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