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泥壺堪稱紫砂之最,被諸多紫砂愛好者所津津樂道。朱泥小品更備受臺灣紫砂愛好者鐘愛,成為紫砂收藏和把玩之佳品。但是很多愛好者看朱泥紫砂壺如同霧里看花,它神秘面紗的背后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市場價位呢?現在的朱泥紫砂壺價格從幾百到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為什么朱泥這么貴呢?
泥料稀缺性,趙莊黃金朱泥原礦3噸左右,小煤窯朱泥原礦30噸左右,趙莊朱泥原礦15噸左右,可見朱泥原礦礦料之珍貴。
說起朱泥,很多人總是跟紅泥相混淆,認為朱泥就是紅泥,其實朱泥與紅泥是有本質區(qū)別的。
朱泥因為顏色與紅泥顏色相仿,屬紅泥大系,明清以來一直是制作茗壺的極品材料,深受資深壺友的追捧,很多壺友都以擁有一把泥料純正做工精良的朱泥壺為榮。
關于朱泥的分類,行業(yè)內說法諸多,總的來說朱泥一般分三種:趙莊朱泥、黃龍山朱泥、小煤窯朱泥。黃龍山朱泥是山頂黃石與紫砂礦間夾著一薄層油脂泥,燒成后呈橙紅色。小煤窯所在地,盛產青泥和朱泥,產量最大,燒成后顏色嬌艷亮麗。趙莊以出產紅泥而著名,趙莊朱泥是爛黃石與紅泥礦間的夾脂泥,燒成后色澤暗紅。
我們先來談一下朱泥和紅泥的區(qū)別
1:最根本的區(qū)別是礦源和泥性。朱泥主要產于嫩泥礦中,紅泥產于黃石夾層中。朱泥泥性較高,砂性較弱,紅泥則相反,砂性重泥性弱。
2:兩者的收縮比不同。普通紅泥13%左右,而朱泥普遍高于紅泥,有的甚至可達25%以上。
3:兩者的色澤、質感不同。紅泥:柔和溫潤,紅中略帶一點橙色。朱泥:朱紅略泛橘光,鮮明細膩質感極佳。
4:兩者的成型難度不同。紅泥:成型工藝較易,大小壺型都可涉及。朱泥:泥性甚嬌,成型難度大,大的壺型成品率低,小壺成形后則可愛靈動。
朱泥壺透氣性不及其他泥料,但仍能吸收茶水中的重金屬鹽到壺外表而形成包漿,所以使用后的朱泥壺有油、潤、滑、艷的效果,如同溫潤之玉,朱泥因為組織細密,保香性能優(yōu)于其它紫砂壺,既無土氣又不敗茶。那種越泡養(yǎng)越漂亮的愉悅感只有擁有朱泥壺的朋友才能體會得到,用蒼白的語言是無法形容和表達的。